貴州服務   安順市服務   安順市名的由來?

地州

安順市名的由來?

時間:2005/4/13 來源:貴州便民助手 作者:貴州007網

問:安順市名的由來?


安順幫幫幫:《安順的由來》


      安順這方史稱“土熟、多霖雨,稻菽再生,扼塞沖要”(《舊唐書》的土地。先秦以前叫做鬼方,春秋舊戰(zhàn)國時稱為夜郎國地;兩漢時行屬苴蘭,后錄;隨稱賓化,唐喚望江;五代時屬普里部,寧代隸屬普定府;元大腐七年(1305年)普定府升格為普定路后,在這里分設習安州,州城在距今安順市30公里的舊州鎮(zhèn)。朱無平璋建立大明王朝后,鑒于“靄翠輩若不盡服,雖有云南而不能保”的局面,為了屯墾戌邊,開發(fā)西南,除讓沐英率大軍屯駐云南,以對付主蒙朧元的殘余勢力和時叛時服的土司政權外,還讓安陸假吳復擇地在“西南沖劇,夷漢襟喉,土厚水深,川瀠峰列”(《安順府志》)的阿達卜寨設柵筑城,并將普定衛(wèi)、習安州合并設立安順軍民府,從此作為地名的“安順”二字,才正式出現(xiàn)在官方文件和方志典籍中!顿F州圖經》中也有安順“城圍七百一十五步,周壁四門,東曰朝天,西曰戶安,南曰懷遠,北曰鎮(zhèn)夷,洪武十四年(1381年)安陸候吳復建”之類的記載,這就是楊文瀾的《情景賦》中:“粵稽古傳這普定衛(wèi),又號習安”和“交趾經張輔之平,云南本沐英之鎮(zhèn)”等建置沿革之緣由。

      “扼塞強固,輻輳逶迤,邊鄙都會,滇黔要區(qū)”(《安順府志》)的安順,四境不與外省接壤,是名副其實的黔中腹地。但它“居于中而雄其上”地恰好處在從東向西的清鎮(zhèn)、平壩、安順、鎮(zhèn)寧、關嶺和由北向南的織金、普定、安順、紫云羅甸 兩條交通線的座標中心的區(qū)位優(yōu)勢,使這方“雨嶂煙巒,太和風景;普利(疑為里)驛情,倮花仡佬”,民族雜居,繁衍生息的古老土地,從乾嘉年間以來,漸次形成了東從常德經鎮(zhèn)遠,東北從重慶經遵義,南從梧州經獨山,西南由百色經興義,西從昆明經盤縣北從瀘州經畢節(jié)的物資集散地。聯(lián)翩而來的各路客商,紛紛在“雖屬通商裕國,無殊蕞爾彈丸”的安順城創(chuàng)行設號,經營五花八門的種類商品。各家莊號的行商坐賈人挑馬馱地從山外運來鹽巴瓷器、洋紗布匹、日用百貨、化工五金;又從本地販出煤炭出煤炭礦水沙、豬鬃牛皮、煙草侗油、藥材茶葉。日趨活躍的商品流通,使這個“萬馬歸槽”的旱碼頭,呈現(xiàn)出購銷兩旺,店鋪林立,茶樓酒肆,商賈云集,“洋貨匹頭,爭奇斗異;商業(yè)之盛,甲于全省”(《續(xù)修安順府志》)的一派繁榮景象。

      由于城內的太和街(民主路)和樂門外“一峰兀立,形似頭盔”而得名的盔甲山;城西五里“昔苗變時,上置煙墩以哨”(類似烽火臺)的煙墩山;城南一隅的蘿卜沖以及南郊“城南十里路四環(huán),百折煙嵐水一灣;壑藏梵宇迎巴首,華嚴洞口讀書山”(洪亮吉詩)的華嚴洞等地名一直沿用至今,恕不再饒舌。只可惜賦中為鎮(zhèn)本城風水,而取天罡地煞一百零八之意,直徑一丈零八寸,刻有一百零八道磨齒,鑲嵌在四官橋與提督署(俗稱黑大樓)之間的官道上的那塊“石道磨盤”的磨盤石,已經被砸碎成石子來鋪北大街(中華北路)了。當年“行文卷以德?lián)P”的南關鄉(xiāng)一帶,已經發(fā)展成高樓櫛比,客貨云集,車水馬龍,輻射八方的南華大道;而“練兵將而聲震”的北教場(北兵營),則演變成了潤物細無聲,凌云有志;棟梁蔚起,桃本芳菲的民族中學。尤其讓人欣慰的是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城市規(guī)模,今天的安順均不負賦中“下府低于貴陽,上游首稱安順”的贊譽。

【相關內容】:

    貴州便民服務網

    生態(tài)醬酒·今生是你
    生態(tài)醬酒·今生是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