隋開皇十九年(599年),析原黔陽縣地置務川縣。
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務川郡于縣治,領務川、涪川、扶陽三縣,旋即改為務州。太宗貞觀四年(630年)改務州為思州,貞觀十年(636年)屬黔州,十一年(630年)又歸屬夷州。
五代時,務川縣沒于蠻僚。
宋政和八年(1118年),田佑恭析原務川縣轄地置安夷縣。
元至元十八年(1281年),務川縣城因婺星飛流化石墜地,改務川縣為“婺川縣”。
明洪武五年(1372年),婺川改隸鎮(zhèn)遠州,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撥隸思南宣慰司管轄。
清順治十七年(1660年),婺川歸清朝統(tǒng)一,隸屬思南府統(tǒng)領。
民國二年(1913年)廢思南府,婺川改隸黔東道(駐鎮(zhèn) 遠),民國二十四年(1925年)隸第六行政督察區(qū)(駐思南),民國二十六年(1926年)改隸第五行政督察區(qū)(初駐桐梓,后駐遵義)。
1950年,婺川解放,隸屬遵義行政督察專員公署。
1986年8月,國務院撤銷務川縣,設立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。1987年11月,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成立。
1997年,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面積2772.8平方千米,人口36.8萬,轄10個鎮(zhèn)、5個鄉(xiāng):都濡鎮(zhèn)、豐樂鎮(zhèn)、黃都鎮(zhèn)、涪洋鎮(zhèn)、鎮(zhèn)南鎮(zhèn)、硯山鎮(zhèn)、浞水鎮(zhèn)、茅天鎮(zhèn)、柏村鎮(zhèn)、大坪鎮(zhèn)、蕉壩鄉(xiāng)、紅絲鄉(xiāng)、泥高鄉(xiāng)、分水鄉(xiāng)、石朝鄉(xiāng)。縣政府駐都濡鎮(zhèn)。
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,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總?cè)丝?86164人,其中:都濡鎮(zhèn)63274人,豐樂鎮(zhèn)28742人,黃都鎮(zhèn)27477人,涪洋鎮(zhèn)37251人,鎮(zhèn)南鎮(zhèn)24221人,硯山鎮(zhèn)12992人,浞水鎮(zhèn)33225人,茅天鎮(zhèn)23444人,柏村鎮(zhèn)13559人,大坪鎮(zhèn)26434人,泥高鄉(xiāng)29198人,分水鄉(xiāng)19037人,蕉壩鄉(xiāng)22477人,紅絲鄉(xiāng)12795人,石朝鄉(xiāng)12038人。
2003年,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轄10個鎮(zhèn)、5個鄉(xiāng),119個村委會、3個社區(qū)居委會。年末總?cè)丝?2.15萬人,其中少數(shù)民族人口40.3萬人;非農(nóng)業(yè)人口2.96萬人。
2007年末,全縣總面積2777平方千米,總?cè)丝?3.53萬人,非農(nóng)業(yè)人口3.35萬人。以仡佬族、苗族為主的少數(shù)民族占總?cè)丝诘?6.5%。轄10個鎮(zhèn)、5個鄉(xiāng),4個居委會、110個行政村。
截至2013年,務川縣轄10鎮(zhèn)5鄉(xiāng),分別為都濡鎮(zhèn)、豐樂鎮(zhèn)、黃都鎮(zhèn)、涪洋鎮(zhèn)、鎮(zhèn)南鎮(zhèn)、硯山鎮(zhèn)、浞水鎮(zhèn)、茅天鎮(zhèn)、柏村鎮(zhèn)、大坪鎮(zhèn)、蕉壩鄉(xiāng)、紅絲鄉(xiāng)、泥高鄉(xiāng)、分水鄉(xiāng)、石朝鄉(xiāng)。
【歷史文化】
務川歷史悠久,文化燦爛。自隋開皇19年(公元599年)置縣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,素有“丹砂古縣、仡佬之源、鋁土礦都、野銀杏之鄉(xiāng)”之美譽?h內(nèi)有全國唯一且保存完好的仡佬民族文化村,有世界現(xiàn)存最古老的丹砂冶煉技術,有仡佬族祭天朝祖地天祖坳,有院子箐史前仡佬文化遺址,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甕溪橋、漢墓群、申佑祠等歷史人文景觀,有獨具特色的仡佬風情民俗等眾多歷史遺存。